亢村镇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,确保流动党员“流而不失、流而有家、流而有为”,从“四点”下功夫,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。
一是摸准管理“支点”,党员“流动不流失”。以党支部为单位,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细致调查摸底,通过微信找、入户查、电话访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摸排,全面摸清流动党员人数、流向和分布情况、从事职业、联系方式等信息,建立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台账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常联系。
二是用好管理“站点”,党员“务工不误学”。实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“1+N”帮扶机制,由党支部书记、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子,每月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、生活、学习、思想及家庭状况。用好流动党员微信群、学习强国APP、云上获嘉等载体,坚持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,定期推送学习材料,构建起流动党员日常学习“指尖课堂”,让流动党员能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,确保学习不掉队、不漏学。
三是优化管理“载点”,党员“离乡不离党”。利用春节、国庆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,引导流动党员参与家乡规划建设,参与人居环境整治、综治宣传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等志愿服务活动。定期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,在国庆节期间,镇党委召开座谈会,为流动党员搭建献计献策、牵线搭桥、传递信息的平台,引导、鼓励支持流动党员带资金、带技术、带项目回乡创业、回乡任职,反哺家乡,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、幸福感。
四是绘制监督“位点”,党员“流动而有责”。落细落实党员积分管理积分制考核办法,对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情况实行差异化管理。要求流动党员每月进行网上学习交流,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思想、工作情况,通过积分、公示、考核三项指标,对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、发挥作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。对发挥作用差、履行义务不到位的党员,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提醒谈话,并安排优秀党员进行“一对一”开展对点帮扶。
下一步,亢村镇将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,不断激发流动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切实增强归属感、参与感、荣誉感,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,“有家”更有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