殡葬改革工作启动以来,获嘉县按照上级要求,在组织推动、宣传引导、推进机制三个方面下功夫,着力转变群众观念,推进移风易俗,加快公墓建设,提升火化率,殡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火化率从5月份的4.09%提升到目前的83.07%,在省市排名前列。
一、在组织推动上下功夫,强化各方责任
一是健全组织。第一时间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殡改领导小组,出台了《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的实施意见》《获嘉县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提高火化率工作方案》等文件,完善县乡村联动、部门协作、应急巡查、线索发现处置、通报约谈等机制,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。二是高位推进。县委、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、县政府常务会、专题会、工作研判会、视频会、座谈会等,主要领导亲自抓、亲自推、亲自督;抓乡镇主要负责同志,攻重点、解难题,打破工作难点,解决了公墓建设和“有钱办事”等问题。三是靠实责任。该县将殡葬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绩效考核。纵向建立县领导分包乡镇、乡镇班子成员分包村组、村组干部包户,包干责任分解到人、一抓到底;横向建立一把手亲自部署,分管领导具体抓,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,各乡镇、县直各部门形成“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部门各负其责、群众积极参与”的工作机制。
二、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,营造浓厚氛围。
第一时间出台《获嘉县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宣传方案》,积极宣传发动,营造浓厚氛围。
一是舆论引导。6月初,各乡镇充分利用宣传车广播、悬挂标语、发放宣传页等接地气的方式,大张旗鼓、态度鲜明地开展宣传工作,积极引导社会舆论,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。目前,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16万份,发送公益信息8万余条,投入宣传车100余辆次,在全县大力倡导节俭丧葬、厚养薄葬的美德。全县领导干部职工签订《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提高火化率目标责任书》《党员干部带头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承诺书》,严格执行“五个带头、七个严禁”的规定,带头倡树文明殡葬新风,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。
二是村规引导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 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充分发挥殡葬服务机构、乡镇街道、村居委会、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宣传作用,规范红白理事会建设,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倡导殡葬改革,推进殡改文化进乡村、进社区。
三是政策引导。该县从政策方面着手,强化引导,力求实效。在殡葬惠民政策上,基本服务费免收标准由800元提高至1000元,免除火化证、信息卡工本费、冷藏柜使用费及远距离遗体运输费,“一提一免”减轻了群众负担。在安葬保障上,按照保基本、广覆盖、可持续的原则,政策覆盖面从弱势群体扩展到辖区所有常住居民。在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,各乡镇公益性公墓未建好的过渡期内,县宁颐公墓专门拿出30%的区域做为公益园区,供所有常住群众免费生态安葬。同时,积极推行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;宁颐公墓公益性骨灰堂、殡仪馆骨灰堂、各村级小型骨灰堂在过渡期内均为群众免费提供寄存服务。7月1日以来,共为群众节约各类丧葬费用约600余万元。在完善殡葬设施上,投入80余万元改造殡仪馆环保和殡仪馆骨灰堂危房,增加骨灰格308个。全县购置水晶棺172个,群众免费使用。
三、在推进机制上下功夫,确保扎实有效。
一是建立排名调度约谈机制。建立了周督导、周例会、周通报、月排名制度,成立由组织部、督察局、民政局等单位组成的督导组进行督导,责任落实不到位及时指正整改,执行政策不力进行通报和组织处理;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,研究解决存在问题,落实工作进度;每月对各乡镇火化情况进行排名,向后两名乡镇的分包县领导递送《提示函》,提醒约谈乡镇分管副职,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乡镇,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。二是建立群众举报奖惩机制。在殡改政策引导的同时,该县印发《关于设立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举报电话的通告》,制订《获嘉县殡葬新风工作举报受理办法》,对举报人员重奖,同时,关闭棺材铺39家。通过疏堵结合,让偷埋土葬无处遁形。三是构建县乡联动执法机制。制定《获嘉县殡葬新风工作奖惩实施办法》《获嘉县殡葬新风工作信息共享制度》《获嘉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倡树文明殡葬新风的若干规定》等制度,组建全县“殡葬工作微信群+网格化”信息联动平台,做到县直单位和乡镇信息联动全覆盖。坚持源头把控,重病返家或人员亡故,网格员“零小时”响应、联动联勤,全程跟踪管理治丧,直至骨灰生态安葬完毕,形成了及时高效、各司其职、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